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家校自习室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小学作文 > 内容页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2024-04-28 07:00:01小学作文访问手机版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通用15篇)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篇1

  《平平搭积木》教学反思

  平平搭积木》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课文以小见大,从搭积木出发,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质。其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本次教学我先让学生读相关句子,然后出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说一说“很……很……”的句子,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已经掌握了这样的句式,达到了预期效果。在阅读教学的同时,学生基本上会单念11个生字。写字教学过程当中,我注重指导和学生自己亲身书写相结合,让“平、书”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印在学生的脑子里,并通过铅笔美观地写在书本上。

  这节课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第一,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如展示积木可以搭很多不同的东西,就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在课文阅读的时候就完全可以不用多媒体,这样不但增加学生阅读时间,而且也让学生从小养成爱看书,习惯捧着书本读书的习惯。第二,在运用简笔画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也欠考虑,造成了简笔画的多余。第三,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我采取的阅读形式还不够丰富,这样就显得有些机械,不能发挥阅读的强大作用。第四,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我应以鼓励为主,而不是批评。最后,就是对于临课堂上发生的特殊事情还是不能很好地处理,缺乏应变能力。

  《平平搭积木》教学反思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读是理解的前提,是体会和传递感情的重要方法。本课的教学设计强调以读代讲,将读的训练放到对话情境中,指导学生读出问答的语气;强调以练代讲,读练结合,指导学生模仿说话,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以读代讲,以练代讲。

  本课反映的是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儿歌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难度,教学中,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了对话、问答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回忆平时与奶奶的对话,用儿歌中的句子回答老师的问题,既是对学生儿歌理解情况、朗读情况的检查,同时,又使学生在对话的情境中,更好地读出回答的语气。通过与教师的问答,同学间的问答,反复朗读,感受问答的语气,让学生在情境中读出问答的语气,感受陈述句与疑问句的不同。减少无效讲解,增加有效阅读,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语感。提高了朗读能力。同时,设计了“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住。”的练习,通过反复说话,体会“很多很多”的用法,感受平平心中有他人的思想。

  2、珍惜孩子独特的感受。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想法,每个孩子们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去丰富课堂形式,珍惜孩子独特的感受。学生对课文,对事物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满足他们。

  3、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走进新课程,我们的课堂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课堂,有学生自主学习,有学生合作学习,更有学生的创新学习。在课堂中,学生是自主的,主动的,活跃的,思路是广泛的。新的教学方式,点然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是轻松愉悦的,并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教给他们多种识字的方法,并互相交流,互相合作。还注重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一年级孩子,组织语言能力还比校差,因此我有意在课堂上安排了说话练习,并与识字相结合,使学生在字、词、句这样一个淅进的过程中训练了说话能力,积累了语言。

  13、平平搭积木教学反思

  在教学《平平搭积木》这一课时,我先出示平平搭积木的投影片,从而命题。齐读课题后问:“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些学生手,:“平平用积木搭什么?”“平平为什么要搭积木?”“平平搭得怎么样?”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让学生带着上面的问题反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词句不懂。再次,通过范读,分角色读,小组竞赛读来感悟平平好吗?为什么?你想对平平说什么? 

  在教学过程中,我多次运用了朗读。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手段,朗读是理解、积累、发展语言、激发情感的重要途径。新课程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通过实践,我体会到了朗读在学习语文中的作用。 

  1、朗读中多次预习和巩固了生字的字音和字形。新教材识字量大,学生年龄小,教学任务重。把生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它比单纯的识记生字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每读一遍课文,无意之中识记了要求教学的生字,多次朗读这些生字就达到了多次复现。 

  2、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通过反复地朗读,学生理解了:平平搭了四间房,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一间给奶奶和自己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一间给没有房子的人住;他还要搭许多的子,给大家住。 

  3、在朗读中感悟。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学生感悟出了平平是个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在情境图的帮助下,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又感悟除了奶奶的话要用亲切、疑问的语气来读。 

  《平平搭积木》教学反思

  走进新课程,我们的课堂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课堂,有学生自主学习,有学生合作学习,更有学生的创新学习。在课堂中,学生是自主的,主动的,活跃的,思路是广泛的。新的教学方式,点然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是轻松愉悦的,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想法,每个孩子们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多一些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很久没在课堂上问这个问题了,在学生初读完《平平搭积木》后,我问他们:“你们读懂了什么?”其实我也不希望他们说出什么正确的答案,只要他们能说就行。可结果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举手的人寥寥无几。“我读懂了平平会搭积木。”“我读懂了平平搭了四间房。” ……

  不敢再请了,我是犯了一个大错了,书还没读通,学生如何能悟呢!记得上次听课,就有提到对于初读的要求不要过高。认识到错误,忙引导学生反复读。读了多遍,最后请大家思考“平平是一个怎样的小孩?请你再读读书,要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

  在一遍遍读的基础上,这一次可以说的小手如林了。

  “我觉得平平是一个乖孩子,因为……”“我认为平平是一个能干的孩子,因为……”“我认为平平是一个想象力很丰富的孩子,因为……”“平平是一个很会关心别人的孩子,因为……”“平平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孩子,因为……”

  接着还有懂事、天真、可爱、活泼、爱学习等,每一条他们都在书中找出依据了。连我认为最不沾边的“爱学习”他们也解释为:不爱学习就搭不好积木!读确实能读出东西来啊!“那你们认为哪一个特点最主要?”这下好,都说自己说的特点最重要,真是一个乱字了得!“下面老师读,你们接着读好吗?”我引导他们读书上主要的几句话,读了两遍后,大家都纷纷举起手来:“是平平很关心别人!”“平平心里为别人着想!”

  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得到升华。

  尊重学生是课堂民主的前提。学生对课文,对事物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满足他们。

  民主、自由、宽松、愉悦的环境也应该造就一群聪明可人的、欢快活泼的小朋友的,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只有让孩子民主、自由地成长,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集中,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活而不乱,张扬个性,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奇思妙想。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这里所说的学习已不是传统意义是的学习知识和形成能力。学生学习是为了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能,以便独立地面对世界;学生学习是为了尊从生活的律则与规范,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学生学习是为了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想法,每个孩子们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努力去丰富课堂形式,珍惜孩子独特的感受!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篇2

  平平搭积木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新教师,经过几个月的一年级语文教学,我深深感到自己在识字教学这一块儿上较为薄弱。为了更好地磨练自己,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我积极响应安厚中心小学2009年新教师专业成长要求,积极参加片校教研活动,执教《平平搭积木》一文。在片校集体备课组的帮助下,我对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平平搭积木》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课文以小见大,从搭积木出发,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质。内容和语言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把本课教学得重点定位在认字、写字和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鼓励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合作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学会了运用换偏旁部首或换字的一部分来识记字,扩大识字量。如,认“搭”字前,可以让学生想想以前学过的带有提手旁的字,如,拉、捉、拍、拔,启发学生发现规律:用手完成的,表示动作的字,常常带有提手旁。如:“间”,学生认识到它是“门+日”组成的,偏旁部首是门,经过学习了《日月明》一课,学生也会将“住”说成是“人主住”,这样把字记住。“彳”是新学的偏旁,当学生认识后,可用熟字“跟”换偏旁的方法识记“很”字。学生通过熟字换偏旁,加偏旁,熟字加一加的方法,大家能这样拆开来记,并运用许多方法帮助记忆,已经非常好了,甚至在将来还可以顺势引导他们对于形声字的认识,多棒的收获呀!

  在朗读过程中,我让学生在读懂平平把搭的房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住后,放手让学生玩搭积木,很快一间漂亮的房子就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之后我让学生想想:“等你长大了,自己有能力搭房子了,你想给谁住?”学生纷纷说把这房子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住.我再深入的问他们:“那为什么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住呢?”孩子们的回答让我震惊,原本我以为孩子们只想到自己,可见孩子们那颗纯洁的心充满了爱和感恩,我为孩子们感到自豪。通过这样一个话题让孩子们深入懂得从小关心别人,长大了要报答父母。

  在集体评课时,听课老师也指出这堂课存在的不足:在识字教学方法这方面有待进一步地提高,跟读的时间较少,学生朗读时存在着拉长音;指导书写“平”字时,不应该说然后、接着、最后,而应该是第一笔第二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不足,及时改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

  走进新课程,我们的课堂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课堂,有学生自主学习,有学生合作学习,更有学生的创新学习。在课堂中,学生是自主的,主动的,活跃的,思路是广泛的。新的教学方式,点然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是轻松愉悦的,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想法,每个孩子们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多一些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关键词】

  形式 民主 自主 创新 活跃 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开始,我们的课堂形式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也与以往不同了。以下举几个例子。

  【案例】

  很久没在课堂上问这个问题了,在学生初读完《平平搭积木》后,我问他们:“你们读懂了什么?”其实我也不希望他们说出什么正确的答案,只要他们能说就行。可结果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举手的人寥寥无几。

  “我读懂了平平会搭积木。”

  “我读懂了平平搭了四间房。”

  ……

  不敢再请了,我是犯了一个大错了,书还没读通,学生如何能悟呢!记得上次听课,就有提到对于初读的要求不要过高。认识到错误,忙引导学生反复读。读了多遍,最后请大家思考“平平是一个怎样的小孩?请你再读读书,要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

  在一遍遍读的基础上,这一次可以说的小手如林了。

  “我觉得平平是一个乖孩子,因为……”

  “我认为平平是一个能干的孩子,因为……”

  “我认为平平是一个想象力很丰富的孩子,因为……”

  “平平是一个很会关心别人的孩子,因为……”

  “平平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孩子,因为……”

  接着还有懂事、天真、可爱、活泼、爱学习等,每一条他们都在书中找出依据了。连我认为最不沾边的“爱学习”他们也解释为:不爱学习就搭不好积木!读确实能读出东西来啊!“那你们认为哪一个特点最主要?”这下好,都说自己说的特点最重要,真是一个乱字了得!“下面老师读,你们接着读好吗?”我引导他们读书上主要的几句话,读了两遍后,大家都纷纷举起手来:“是平平很关心别人!”“平平心里为别人着想!”

  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得到升华。  

  尊重学生是课堂民主的前提。学生对课文,对事物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满足他们。

  民主、自由、宽松、愉悦的环境也应该造就一群聪明可人的、欢快活泼的小朋友的,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只有让孩子民主、自由地成长,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集中,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活而不乱,张扬个性,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奇思妙想。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这里所说的学习已不是传统意义是的学习知识和形成能力。学生学习是为了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能,以便独立地面对世界;学生学习是为了尊从生活的律则与规范,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学生学习是为了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想法,每个孩子们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努力去丰富课堂形式,珍惜孩子独特的感受!

  <平平搭积木>教学反思

  《平平搭积木》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课文以小见大,从搭积木出发,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质。其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由于本课在11月由实验小学余老师曾作为展示课,我也有幸听了余老师的课。所以,本课大致上是从余老师那里照搬来的。对于这一刻,我认为自己做的比较好的有:本次教学基本符合已备教案,期中说话教学这一环节,开始让学生读相关句子,然后出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说一说“很……很……”的句子,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已经掌握了这样的句式,达到了预期效果。

  这是第一课时,所以我更注重识字的教学。学生基本上会认11个生字。在识字过程中我也注重分析字形,让学生方便记住生字,同时对要求会写的字辅以书空,更深化记忆。在写字教学过程当中,我也体现了手把手交,注重指导和学生自己亲身书写相结合,让“平”这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印在学生的脑子里,并通过铅笔美观地写在书本上。阅读教学这一块,也达到了让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但是由于自己的经验不足,对教材、学生的把握不够和对原先余老师某些环节设计意图的不清楚,这节课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第一,通过自己几个月的教学,我深知自己在阅读教学这一块儿上较为薄弱,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打算花了较多的时间来让学生阅读。可是由于自己对教材、对学生、对语文的整体把握不够,我在教学时没有掌握好时间,在识字教学上花了大量时间,以致后面的朗读和写字都草草收尾。

  第二,在对“很……很……”的句子的教授中,过渡显得生硬,其实中间可以再添加一些环节,让学生从书本上的句子更轻易地过渡到生活中,是学生更容易学会在现实中使用这个句式。

  第三,在生字教学中,个别生字拼音指导有误。如“呢”,这个字是轻声,但在教学过程中,却被我带上了滑音。这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通过教研员余鹂老师和学校老师的耐心指导以及自己的感悟,针对以上问题,我指出了自己应该进步的方向。第一:教师要准确定位语文教学的重点。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课标上也明确提出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古人也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得到升华。”可见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初读,不漏字、不添字,把句子读通顺。这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理解感悟。我们教师可以更多地运用男女分读、各大组赛读、个人朗读、选代表朗读等形式,而且教师时而适时自己引读,时而把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这样的比赛朗读,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第二: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为课堂所用。

  首先教师要练好粉笔字,一手好的粉笔字不仅为你的课堂板书添加了色彩,而且对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一年级的学生现在都处在写字的初级阶段,教师一笔一画、美观的粉笔字就会对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好的习惯。其次教师要能简单的作画,不管课文中是什么样的图画,教师若能用简笔画轻松地画出,不但能让课堂锦上添花,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画画的兴趣,为其树立良好的榜样。最后教师的朗读能力也要不断提高。一年级的学生朗读能力还是很弱的,在朗读一篇文章的时候,班里往往没有几个学生能很有感情地读出,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富有感情,有感染力的朗读引导,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引领学生走上朗读的大道。

  正如余鹂老师所说:“方向有时比努力更重要。只有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才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感谢余鹂老师和学校徐赛英老师的指导,我想如今在明确了自己的前进方向后,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以百分百的热情,实实在在教,简简单单学。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篇3

  走进新课程,我们的课堂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课堂,有学生自主学习,有学生合作学习,更有学生的创新学习。在课堂中,学生是自主的,主动的,活跃的,思路是广泛的。新的教学方式,点然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是轻松愉悦的,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想法,每个孩子们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多一些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很久没在课堂上问这个问题了,在学生初读完《平平搭积木》后,我问他们:“你们读懂了什么?”其实我也不希望他们说出什么正确的答案,只要他们能说就行。可结果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举手的人寥寥无几。“我读懂了平平会搭积木。”“我读懂了平平搭了四间房。” ……

  不敢再请了,我是犯了一个大错了,书还没读通,学生如何能悟呢!记得上次听课,就有提到对于初读的要求不要过高。认识到错误,忙引导学生反复读。读了多遍,最后请大家思考“平平是一个怎样的小孩?请你再读读书,要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

  在一遍遍读的基础上,这一次可以说的小手如林了。

  “我觉得平平是一个乖孩子,因为……”“我认为平平是一个能干的孩子,因为……”“我认为平平是一个想象力很丰富的孩子,因为……”“平平是一个很会关心别人的孩子,因为……”“平平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孩子,因为……”

  接着还有懂事、天真、可爱、活泼、爱学习等,每一条他们都在书中找出依据了。连我认为最不沾边的“爱学习”他们也解释为:不爱学习就搭不好积木!读确实能读出东西来啊!“那你们认为哪一个特点最主要?”这下好,都说自己说的特点最重要,真是一个乱字了得!“下面老师读,你们接着读好吗?”我引导他们读书上主要的几句话,读了两遍后,大家都纷纷举起手来:“是平平很关心别人!”“平平心里为别人着想!”

  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得到升华。

  尊重学生是课堂民主的前提。学生对课文,对事物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满足他们。

  民主、自由、宽松、愉悦的环境也应该造就一群聪明可人的、欢快活泼的小朋友的,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只有让孩子民主、自由地成长,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集中,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活而不乱,张扬个性,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奇思妙想。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这里所说的学习已不是传统意义是的学习知识和形成能力。学生学习是为了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能,以便独立地面对世界;学生学习是为了尊从生活的律则与规范,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学生学习是为了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想法,每个孩子们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努力去丰富课堂形式,珍惜孩子独特的感受!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篇4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在教学《平平搭积木》这一课时,我先出示平平搭积木的引入课件,从而揭题。读课题后问学生:“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活跃起来,课堂热闹极了。学生的问题可多呢 “平平用积木搭什么?”“平平为什么要搭积木?”“平平搭得怎么样?” “平平搭了多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问题中激发了。我马上打开课件,让学生带着上面的问题先听读课文,在反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读中来感悟、理解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从导入新课直到全课结束,第一课时我都注意一要紧紧扣住课文,不蔓出,不旁枝。二要做到了随文识字。三是把重心放在识字、写字上,没有过多地分析词句、讲解课文。

  《平平搭积木》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开始写字那天起,我就宣布了这样一个规则:我将为写得好的同学加“星星”,到期末还要总评,看谁得到的星星最多。自从宣布之日起,每一节写字课上,同学们都听格外认真,写得格外仔细。似乎许多同学写得比老师还要好,我也适时的鼓励了他们小星星由几个到十几个,二十几个……最后几乎全班的同学都得到了小星星。只有董成阳,一颗星星也没得到,大家庭都在笑话他,怎么办?我在努力寻找机会,因为我知道他一直都努力。

  在学习第13课《平平搭积木》这一课生字时,同学们认真地观察了生字,我范字之后,大家都在认真地书写。只有董成阳,坐在那里,欲写又止反复了好几次,我以为他在偷懒,就走过去刚想批评他,他突然站起来,“老师,‘本’、‘平’、‘书’这三个字的竖不一样,写‘本’字的时候竖的落笔重,‘平’、‘书’的竖落笔轻,你写错了。”我抬头一看,果然写成了一样的竖。听了学生的批评,我的心里不但不气,反倒很高兴。我抬高声音对同学们说:“大家听见董成阳说的话了吗?”“听见了。”“什么感觉?”“老师,董成阳说的不对,我看是一样的。”“老师,我也看见了,但是我没敢说”……,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但我清楚地听出来,同学们都站在我的立场上,我让同学们停止了议论,随后说了一句:“请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董成阳说得到底对不对?”这一次,没有声音,我问前边的同学:“对吗?”“对” 我告诉大家:“实事求是才是我们追求知识的真理,像董成阳这样的同学,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老师虚心接受他的批评。”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是给多的,更是给董成阳的。我在他的书上画了一颗最漂亮的星星,并告诉大家,他的这颗星星份量最重,我相信,凭他的这种学习精神,今后会得到许多星星的,我看到了董成阳脸上自信的笑容。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篇5

  平平搭积木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课文以小见大,从搭积木生发开去,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质。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经过几个月的教学,我深知自己在识字教学这一块上较为薄弱,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花了较多的时间来集体交流识字方法。我鼓励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他们似乎有了兴致。当李俊铭说他记住了呢字,“口、尼 →呢”时,大家都想起了《日月明》中会意字的表述方法,很自然的,其他同学也快速采用了拆分的方法识字“门、日→ 间”;“此、二 →些”;“人、主 →住”。我不能和孩子们说这种方法没有和字本身的意思结合起来,和《日月明》中会意字的识记方法不同。大家能这样拆开来记已经不错了,甚至在将来还可以顺势引导他们对于形声字的认识,不是很意外的收获吗?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自渎、选代表读、分角色朗读、小组赛读、师生比赛读……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们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到:平平搭了四间房,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一间给奶奶和自己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一间给没有房子的人住;他还要搭许多的子,给大家住。此外在情境图的帮助下,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又感悟除了奶奶的话要用亲切、疑问的语气来读。而多种形式地朗读后,学生还感悟出了平平是个心中有他人,善良聪明的好孩子。

  当然,课堂中也有令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例如,在指导朗读时,我这样问:平常你的奶奶是怎样和你说话的?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课堂纪律一时难以控制。的确,每位学生对外婆奶奶的印象都不同,有的奶奶是快人快语的,有的奶奶的慢声细语的。所以这样的问题是没有什么可取性的。不如直接点明:奶奶通常都是和蔼的,因此读奶奶的话时应该慢一些,轻一些。这样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也大大节约了时间。课堂节奏自然也快了起来。所以教师学习要求更加明确,提出的问题更加准确。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我试图以“最后一间房子是给谁住”这个问题来引出孩子们对平平美好品质的认识和赞美,可当孩子们回答完“给没有房子的人住”后,有个学生没经我的允许就发问了: “那全世界有那么多没有房子的人,住得下吗?”我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不说话了。他吐吐舌头闭了嘴,可我知道孩子们其实是很想知道我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无奈我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解释他们这个阶段孩子们思维中会有的简单和纯真。“这些小大人哪!”我只能发出这样的感叹……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篇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平平搭积木》这篇课文以小见大,从搭积木出发,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质。其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课文内容很好理解,关键是引导学生透过文本感悟课文内涵。

  首先,扫清字词障碍,为学文做铺垫。

  指导学生识字、写字仍是本课重点。学生先初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圈出本课生字、生词,先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然后交流识字方法,在交流中加深印象。

  其次,通过语言文字品味文本内涵。

  在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朗读课文之后,我引导学生交流:“平平搭了几间房?”“四间。”“这四间房都给谁住?”“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还有一间给谁住呢?”“给没有房子的人住。”“哪些人没有房子住?”“孤寡老人”、“流浪汉”、“没有父母的孩子”、“灾区的'人”……“从这里你觉得平平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有爱心的孩子。”“是呀,平平不仅爱家人,还爱其他人,如果平平现在又搭了许多房子,你说他会让哪些人来住呢?”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启迪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情感。

  孩子们都是善良有爱心的,只要我们加以引导,也一定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种子,等到成熟的那一天,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篇7

  教学目标 :

  1、认识11个生字, 读准翘舌音、前鼻音以及轻声。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词句,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读题质疑。

  1、出示积木的图片:这是什么?

  教师板书“积木”,并说说“积”的识记方法。

  2、你会搭积木吗?做做搭积木的动作。说说“搭”字应该用什么偏旁?

  教师板书“搭”。学生读读词语“搭积木”。

  3、说话练习:我用积木搭了(                   )。

  4、有个小朋友也很喜欢搭积木,他的名字叫平平。

  ①教师板书“平平”,学生注意观察。

  ②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平”字?

  5、根据老师提问读好课题:谁搭积木?平平干什么?

  6、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平平的?

  (平平用积木搭什么?他为什么搭积木?)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给生字做上记号,同桌一起拼拼读读。

  2、分组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这  住)    (很 间)    (搭 些 都 没 )( 呢 啊 ) 

  ① 指名读,正音。

  ②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③指名领读,读好翘舌音、前鼻音以及轻声。

  ④教师指导“呢、啊”的读音,放到句子中去读一读,学习“啊”的音变。

  3、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开火车”认读,注意正音。

  三、再读课文,大致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刚才你们的疑问解决了吗?

  ①平平用积木搭什么?他为什么搭积木?

  ②教师小结:多读课文就能解决我们的疑问,读书要读动脑筋。

  2、问句带有问号,在文中找出问句,划上横线。

  3、交流,读好问句。

  ①指名读读划出的问句,注意读好疑问的语气。

  (“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

  ②这是谁问谁的话?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出示课文插图:奶奶是怎样和平平说话的?说说她的表情和动作。

  ④想想奶奶平时是怎么和你说话的,学着奶奶的语气读一读。

  ⑤如果是你问平平,会怎样读?体会不同的人说话语气的不同。

  4、平平是怎么回答的?找出平平回答的句子,划上波浪线。

  5、出示第一次回答的句子:“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

  一间给爸爸和妈妈住。“

  ①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平平”点红,说说你发现什么。读这五个词,注意读好轻声。

  ②平平家有几口人?你能介绍一下吗?

  ③看来,平平很爱自己的家人,把家人放在心里。教师板书。

  读好这三个句子,读出平平爱家人的感情。

  6、平平的房子分完了吗?(还有一间。)还有一间给谁住?出示“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

  原来平平心里不仅装着自己的家人,还装着别人。读好这句话。

  7、用问答的形式师生合作读文:平平搭积木,搭了什么呀?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还有一间呢?平平就搭这四间房子吗?

  8、学习“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①读好句子,体会心中装着大家。

  ②教师读句:“平平还要搭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学生比较 “很多――很多很多”,体会“很多很多”的意思。

  ③口头练习:很(  )很(  )的(    )

  四、教师指着板书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平平。他的心里不仅装着――自己的家人,还装着――别人,你们喜欢他吗?

  我们就来写一写他的名字吧!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展示,点评。

  反思:本课是一首诗歌,讲的是平平用积木搭了四间房子,他想把房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的人住,还要搭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课文小中见大,从搭积木生发开去,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心灵。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多次运用了朗读。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手段,朗读是理解、积累、发展语言、激发情感的重要途径。新课程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通过实践,我体会到了朗读在学习语文中的作用。

  1、朗读中多次预习和巩固了生字的字音和字形。新教材识字量大,学生年龄小,教学任务重。把生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它比单纯的识记生字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每读一遍课文,无意之中识记了要求教学的生字,多次朗读这些生字就达到了多次复现。

  2、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通过反复地朗读,学生理解了:平平搭了四间房,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一间给奶奶和自己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一间给没有房子的人住;他还要搭许多的子,给大家住。

  3、在朗读中感悟。在情境图的帮助下,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又感悟除了奶奶的话要用亲切、疑问的语气来读。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学生感悟出了平平是个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篇8

  《平平搭积木》这篇课文以小见大,从搭积木出发,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质。其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课文内容很好理解,关键是引导学生透过文本感悟课文内涵。

  首先,扫清字词障碍,为学文做铺垫。

  指导学生识字、写字仍是本课重点。学生先初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圈出本课生字、生词,先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然后交流识字方法,在交流中加深印象。

  其次,通过语言文字品味文本内涵。

  在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朗读课文之后,我引导学生交流:“平平搭了几间房?”“四间。”“这四间房都给谁住?”“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还有一间给谁住呢?”“给没有房子的人住。”“哪些人没有房子住?”“孤寡老人”、“流浪汉”、“没有父母的孩子”、“灾区的人”……“从这里你觉得平平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有爱心的孩子。”“是呀,平平不仅爱家人,还爱其他人,如果平平现在又搭了许多房子,你说他会让哪些人来住呢?”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启迪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情感。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篇9

  老师这里有四块积木,每块积木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

  1、认读生字“这、些、都、住”

  结合识字方法用多种形式读,读准翘舌音。

  这些美丽的积木我们用它搭成了什么呢?你们瞧,在这间房子里躲着一句话,让我们来读一读

  2、出示句子: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指名读通句子。

  这些房子指的是哪些房子?

  (指着教室里的一排排课桌)这么多的桌子我们就可以说“这些——”

  师:(指着教室的一扇扇窗户)这么多的窗户我们也可以说——

  师:(指着讲台笔筒里的铅笔)这么多的铅笔我们可以说——

  师:(指着教室里的一张讲台桌)我们可以说——这张讲台

  师:是啊,许多东西放在一起,我们才可以说“这些”,那么如果只有一间房子,还能像课文中这么提问吗?该怎么提问?

  出示句子“平平,平平,这间房子给谁住?”

  进行句子的比较

  师:是啊,只有一样物品,我们就不能用“都”,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或物在一块,才能用“都”。(出示句式“这些_______都___________?”)你能模仿课文的样子说一说吗?(出示图片:许多的书本、铅笔、苹果)除了这些你还能用其他的事物来提问吗?

  反思:

  “这些”、“都”是两个十分常用的词语,也是本堂课所要认识的生字,对于这一类词语的教学,我们不能够仅停留于让学生会认读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能够通过教学让学生正确的使用这一类词语。因而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通过不同形式的认读这四个生字后再将它融于句子的理解中,紧紧抓住文本提供的规范句式——“这些房子都给谁住”这一句子展开教学,联系学生的学习环境、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迁移、辨析、模仿等方式,让学生在句子的对比和训练中掌握“些”“都”这两个词都在数量上表示多。帮助学生在正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正确地使用词语,识字教学与语言训练紧密结合,将语言文字的教学落到实处,因而在这里我更注重的是语言形式的训练。

  但是在课堂上也还是有很多遗憾的地方,学生的思维较为闭塞,联系生活所叙述的句子都非常单一和雷同,没有新意,并且也有部分同学还不能完全跟上我的节奏。应该在日后的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加以适当的训练。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篇10

  平平搭积木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课文以小见大,从搭积木出发,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质。内

  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经过几个月的教学,我深知自己在识字教学这一块儿上较为薄弱,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花了较多的时间来集体交流识字方法。我鼓励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他们似乎有了兴致,同时尝试着引导孩子通过换偏旁部首或换字的一部分来识记字,扩大识字量。如:间,学生认识到它是门+日组成的,偏旁部首是门,

  问学生如果把日字换成人是什么字如果把日字换成口字呢经过学习了《日月明》一课,学生也会将住说成是人主住,这样把字记住。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自读,选代表读,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赛读……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们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到:平平搭了四间房,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一间给奶奶和自己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一间给没有房子的人住;他还要搭许多的子,给大家住。此外在情境图的帮助下,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又感悟除了奶奶的话要用亲切,疑问的语气来读。而多种形式地朗读后,学生还感悟出了平平是个心中有他人,善良聪明的好孩子。

  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我说大家想想奶奶平时是怎么跟自己说话的然后再把奶奶说得话读出来。由于每个人的奶奶说话语气不同,学生们自己说自己的,课堂一时难以掌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做好课前准备,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尽量使教学设计灵活一些。在教学生写字时,一部分孩子在自己做自己的事,没有注意听讲,导致写字时笔画错误,以后要学生举起他们的小手后和老师一块儿写字,并且要加强对写字的指导。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篇11

  语文课上,我和同学们正在分角色投入地朗读着奶奶和平平的对话。突然,温正源“霍”地站了起来:“老师,平平说错了。他说‘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应该换成‘一间给奶奶和我住。’才对呀。我们讲到自己时都用‘我’的呀。”

  我愣住了!课前我把这首诗歌研读了多遍,自以为吃透了教材,可是这个问题我确实没有考虑到。“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和“一间给奶奶和我住。”这两句话到底哪句好呢?我的脸有些发烫。同学们都定睛看着我。没有办法,我干脆把球抛给他们:“温正源敢于挑战教材,精神可佳!那么,这里究竟该用‘平平’还是‘我’ 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说说想法。”

  同学们仔细地品读着,教室里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我渐渐静下心来,和学生一起品味,逐字逐句地品读,我读明白了!看着学生,有几个学生已经举起了手!我提醒自己: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先听听他们的看法。

  “谁先来讲?”话没说完,好胜心强的唐廷轩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发言:“老师,我读懂了,我读懂了。我一读到‘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句中的‘平平’这个名字时,就情不自禁地为平平感到骄傲、自豪,因为他虽然年纪小但很懂事,懂得要搭房子给许许多多的人住,懂得关心别人。”说得太棒了,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他这一说,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其他同学纷纷赞成道:“对,对,对,我在公布自己做好事时,都会激动地说出自己的名字;没错,没错,我们读‘一间给奶奶和我住。’ 这句中的‘我’,语气变得平平淡淡的,体会不到平平说话时兴奋的心情。”

  听着大家的发言,温正源心服口服地点点头,谁知,他又马上站了起来:“我对平平说的话还是有一个意见。”孩子们一齐把目光投向他。“平平说‘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前面两句两者之间都有一个“和”字,为什么第三句“爸爸妈妈”中间不加一个“和” 字?”好个温正源,读书读得这么认真、细致,连这个细微的不同也发现了。此时,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脸上一片茫然。我笑着说:“平常你们同时叫爸爸和妈妈两个人时,都是怎么称呼他们的?”许多同学连连拍拍脑袋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我也是习惯叫‘爸爸妈妈’的,这样顺口;这样叫,听起来亲切,不要再加一个‘和’字了!”

  看着孩子们云开见日的喜悦神情,我赶紧继续下一个的教学环节。没想到,清脆的声音再次响起来,“老师,我也发现一个新问题。”不甘示弱的肖子茁举起手来, “平平为什么不和爸爸妈妈住呢?”看来,这节课我又得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就让他们畅所欲言吧。宽松的课堂气氛给孩子们的思想都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瞧,学生们的回答多精彩呀!“我知道。因为晚上和爸爸妈妈睡在一起,不利于小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补充,因为我们长大了,应该学会独立,不能依赖爸爸妈妈。”“我不同意。平平的爸爸、妈妈和爷爷都有人作伴,只有奶奶孤零零的一个人,很寂寞。平平孝敬老人,主动放弃和爸爸妈妈住,要陪伴奶奶。”……

  孩子们依旧在激动地说着,虽然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又没有完成,但孩子们通过讨论,他们的思想感情已完全进入课文中了,并且深深地被平平这种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打动了。

  这未曾预约的精彩应该说和我原先的设计异曲同工!但这样的深入讨论,留给学生的印象远比在我的指导下逐句逐段体会来得深刻,得益的也要多得多。

  学生对课文,对事物,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满足他们。只有给予孩子一方展示生命光彩的空间,让他们民主、自由地成长,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活而不乱,张扬个性,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奇思妙想。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努力去丰富课堂形式,珍视孩子独特的感受吧!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篇12

  《平平搭积木》的教学反思

  平平搭积木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课文以小见大,从搭积木生发开去,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质。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经过几个月的教学,我深知自己在识字教学这一块上比较薄弱,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花了较多的时间来集体交流识字方法。我鼓励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他们似乎有了兴致。课上许多同学快速采用了拆分的方法识字“门、日→ 间”;“此、二 →些”;“人、主 →住”......。大家能这样拆开来记,并运用许多方法帮助记忆,已经非常好了,甚至在将来还可以顺势引导他们对于形声字的认识,多棒的收获呀!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自渎、选代表读、分角读,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平平搭积木》教学反思

  最近教学了《平平搭积木》一课。课上,我让学生在读懂平平把搭的房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住后,放手让学生玩搭积木,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想象,“你想搭怎样的房子?你想让这房子给谁住呢?” 结果学生充分调用生活的知识储备,搭起了“楼中楼”“高层公寓”“别墅”,并纷纷说把这房子让给世界上贫穷的人住,给没有房子的人住,甚至说给伊拉克的老百姓住。这样创设生活情境,把动手、动脑和动口紧密相连,是培养“手脑并用”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的一个整体过程,强调做,便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完全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解放儿童的双手,拓宽儿童的时空,让学生做创新型的人才!

  《平平搭积木》教学反思

  平平搭积木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课文以小见大,从搭积木生发开去,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质。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经过几个月的教学,我深知自己在识字教学这一块上较为薄弱,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花了较多的时间来集体交流识字方法。我鼓励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他们似乎有了兴致。当李俊铭说他记住了呢字,“口、尼 →呢”时,大家都想起了《日月明》中会意字的表述方法,很自然的,其他同学也快速采用了拆分的方法识字“门、日→ 间”;“此、二 →些”;“人、主 →住”。我不能和孩子们说这种方法没有和字本身的意思结合起来,和《日月明》中会意字的识记方法不同。大家能这样拆开来记已经不错了,甚至在将来还可以顺势引导他们对于形声字的认识,不是很意外的收获吗?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自渎、选代表读、分角色朗读、小组赛读、师生比赛读……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们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到:平平搭了四间房,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一间给奶奶和自己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一间给没有房子的人住;他还要搭许多的子,给大家住。此外在情境图的帮助下,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又感悟除了奶奶的话要用亲切、疑问的语气来读。而多种形式地朗读后,学生还感悟出了平平是个心中有他人,善良聪明的好孩子。

  当然,课堂中也有令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例如,在指导朗读时,我这样问:平常你的奶奶是怎样和你说话的?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课堂纪律一时难以控制。的确,每位学生对外婆奶奶的印象都不同,有的奶奶是快人快语的,有的奶奶的慢声细语的。所以这样的问题是没有什么可取性的。不如直接点明:奶奶通常都是和蔼的,因此读奶奶的话时应该慢一些,轻一些。这样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也大大节约了时间。课堂节奏自然也快了起来。所以教师学习要求更加明确,提出的问题更加准确。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我试图以“最后一间房子是给谁住”这个问题来引出孩子们对平平美好品质的认识和赞美,可当孩子们回答完“给没有房子的人住”后,有个学生没经我的允许就发问了: “那全世界有那么多没有房子的人,住得下吗?”我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不说话了。他吐吐舌头闭了嘴,可我知道孩子们其实是很想知道我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无奈我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解释他们这个阶段孩子们思维中会有的简单和纯真。“这些小大人哪!”我只能发出这样的感叹……

  《平平搭积木》教学反思

  平平搭积木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课文以小见大,从搭积木出发,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质.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 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经过几个月的教学,我深知自己在识字教学这一块儿上较为薄弱,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花了较多的时间来集体交流识字方法.我鼓励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他们似乎有了兴致,同时尝试着引导孩子通过换偏旁部首或换字的一部分来识记字,扩大识字量.如:"间",学生认识到它是"门+日"组成的,偏旁部首是门, 问学生如果把"日"字换成"人"是什么字 如果把"日"字换成"口" 字呢经过学习了《日月明》一课,学生也会将"住"说成是"人主住",这样把字记住.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自读,选代表读, 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赛读……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们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到:平平搭了四间房,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一间给奶奶和自己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一间给没有房子的人住;他还要搭许多的子,给大家住.此外在情境图的帮助下,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又感悟除了奶奶的话要用亲切,疑问的语气来读.而多种形式地朗读后,学生还感悟出了平平是个心中有他人,善良聪明的好孩子.

  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我说大家想想奶奶平时是怎么跟自己说话的然后再把奶奶说得话读出来.由于每个人的奶奶说话语气不同,学生们自己说自己的,课堂一时难以掌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做好课前准备,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尽量使教学设计灵活一些.在教学生写字时,一部分孩子在自己做自己的事,没有注意听讲,导致写字时笔画错误,以后要学生举起他们的小手后和老师一块儿写字,并且要加强对写字的指导.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篇13

  在课堂上,合理恰当的'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梳理思路。可是,相反如果问题提的盲目不恰当,反而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疑惑。

  很久没在课堂上问这个问题了,在学生初读完《平平搭积木》后,我问他们:“你们读懂了什么?”其实我也不希望他们说出什么正确的答案,只要他们能说就行。可结果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举手的人寥寥无几。不敢再请了,我是犯了一个大错了,书还没读通,学生如何能悟呢!记得上次听课,就有提到对于初读的要求不要过高。认识到错误,忙引导学生反复读。读了多遍,最后请大家思考“平平是一个怎样的小孩?请你再读读书,要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孩子们有的说平平是个爱自己家人的好孩子,有的说平平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小姑娘,接着还有懂事、天真、可爱、活泼、爱学习等,每一条他们都在书中找出依据了。连我认为最不沾边的“爱学习”他们也解释为:不爱学习就搭不好积木!读确实能读出东西来啊!“那你们认为哪一个特点最主要?”这下好,都说自己说的特点最重要,真是一个乱字了得!“下面老师读,你们接着读好吗?”我引导他们读书上主要的几句话,读了两遍后,大家都纷纷举起手来:“是平平很关心别人!”“平平心里为别人着想!”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得到升华。

  尊重学生是课堂民主的前提。学生对课文,对事物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满足他们。民主、自由、宽松、愉悦的环境也应该造就一群聪明可人的、欢快活泼的小朋友,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只有让孩子民主、自由地成长,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集中,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活而不乱,张扬个性,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奇思妙想。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这里所说的学习已不是传统意义是的学习知识和形成能力。学生学习是为了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能,以便独立地面对世界;学生学习是为了尊从生活的律则与规范,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学生学习是为了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想法,每个孩子们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努力去丰富课堂形式,珍惜孩子独特的感受!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篇14

  最近教学了《平平搭积木》一课。课上,我让学生在读懂平平把搭的房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住后,放手让学生玩搭积木,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想象,“你想搭怎样的房子?你想让这房子给谁住呢?”结果学生充分调用生活的知识储备,搭起了“楼中楼”“高层公寓”“别墅”,并纷纷说把这房子让给世界上贫穷的人住,给没有房子的人住,甚至说给伊拉克的老百姓住。这样创设生活情境,把动手、动脑和动口紧密相连,是培养“手脑并用”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的一个整体过程,强调做,便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完全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解放儿童的双手,拓宽儿童的时空,让学生做创新型的人才!

《平平搭积木》 教学反思 篇15

  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开始写字那天起,我就宣布了这样一个规则:我将为写得好的同学加“星星”,到期末还要总评,看谁得到的星星最多。自从宣布之日起,每一节写字课上,同学们都听格外认真,写得格外仔细。似乎许多同学写得比老师还要好,我也适时的鼓励了他们小星星由几个到十几个,二十几个……最后几乎全班的同学都得到了小星星。只有董成阳,一颗星星也没得到,大家庭都在笑话他,怎么办?我在努力寻找机会,因为我知道他一直都努力。

  在学习第13课《平平搭积木》这一课生字时,同学们认真地观察了生字,我范字之后,大家都在认真地书写。只有董成阳,坐在那里,欲写又止反复了好几次,我以为他在偷懒,就走过去刚想批评他,他突然站起来,“老师,‘本’、‘平’、‘书’这三个字的竖不一样,写‘本’字的时候竖的落笔重,‘平’、 ‘书’的竖落笔轻,你写错了。”我抬头一看,果然写成了一样的竖。听了学生的批评,我的心里不但不气,反倒很高兴。我抬高声音对同学们说:“大家听见董成阳说的话了吗?”“听见了。”“什么感觉?”“老师,董成阳说的不对,我看是一样的。”“老师,我也看见了,但是我没敢说”……,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但我清楚地听出来,同学们都站在我的立场上,我让同学们停止了议论,随后说了一句:“请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董成阳说得到底对不对?”这一次,没有声音,我问前边的同学:“对吗?”“对”我告诉大家:“实事求是才是我们追求知识的真理,像董成阳这样的同学,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老师虚心接受他的批评。”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是给多的,更是给董成阳的。我在他的书上画了一颗最漂亮的星星,并告诉大家,他的这颗星星份量最重,我相信,凭他的这种学习精神,今后会得到许多星星的,我看到了董成阳脸上自信的笑容。

  【教师反思】

  善于抓住机会是成功的根源。我在课堂上给了董成阳机会,使他树立起了写好字的信念,给了他一片希望的天空。同时,也为我自己制造了机会,我抓住了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为今后的教学铺平了道路。

  感受童真──《平平搭积木》教学感悟

  《平平搭积木》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采用诗歌的体裁,讲述平平用积木搭了四间房子,想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的人住,还要搭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当同学们通过熟读课文感受到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质的时候,班上最调皮的小男孩李淞洋冷不丁的站起来说:“老师,我想搭一间漂亮的房子给你住。”“能说说为什么吗?”我问他。“因为你每天都很辛苦,教给我们许多的知识,我们要谢谢你。”听完他的话,同学们也一致认为要搭一间最漂亮的房子给老师住。看着同学们因为急于表达而红通通的小脸,看着一双双闪着智慧火花的明亮的眼睛,我感到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可爱,我也真正的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带着感动,我问同学们:“你们搭的房子除了给老师住,还准备给谁住?”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都高高举起了自己的手。

  生1:我要给爸爸、妈妈住,因为爸爸、妈妈也很辛苦。

  生2:我搭的房子要给爷爷、奶奶住,因为他们最疼爱我。

  生3:我要搭一个最好的房子给那些残疾人住,他们住在我设计的房子里一定会很舒服,很方便。

  生4:我搭的房子要给穷人住,马路上有很多穷人他们没有房子住,也没有东西吃,真可怜!

  ……

  听着孩子们真挚的话语,那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我又一次被感动了。此时,我的心中也涌动着一种真爱,感受着同学们的真情,体验着他们的流露,我不会再幼稚的认为他们是一棵棵长不大的小树,其实他们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灿烂无比的。只要我们善于走进孩子的心灵,去读懂他、理解他、感悟他、呵护他,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是一个精彩的舞台。我们也不再需要扮演导演的角色,我们只是一个观众,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

TAG标签: